“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这是作家余华在《活着》自序中写到的,读了他的作品,我相信他的感想是真真切切发自内心的,他通过笔下“福贵”的一生来向人们诉说着活着的意义,活着是一种权利,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毅力。
活着不是简简单单的生存着、吃饭睡觉;不是碌碌无为、懒散终日;也不是毫无理想、胸无大志。活着的前提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亲人,相互呵护,活着就是要活一口“气”,这个“气”字既包含了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做出的努力,也包含了心怀梦想,勇往直前的豪情。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失败便垂头丧气,无精打彩。这些人是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极度不适应,他们不能真正的读懂活着的含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其实他们只要学会变通,换一种思维方式,调整一下心态,将会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人生在世,便要活出不一样的自我。我们生活在当代美好的社会环境中,阅读《活着》,能够让我们了解二十世纪中国的风土人情,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政治变换,同时也会让我们从心底有所想,有所思。活着就要活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要有不被挫折打倒的气概;活着就要活出潇洒的风采,不拘一格,“我行我素”;活着就要活出自我的价值,大公无私,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