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陕西作家贾平凹的作品,荣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秦腔》是贾平凹的伦理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基于《秦腔》这本书所获得的奖项和作者贾平凹,都觉得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一下, 体会一下作家想告诉读者的东西。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本书以农村社会为背景,描写病态社会,小说人物众多,比较杂乱,任务关系多种多样。有意淡化了具有因果关系的叙事情节,这点似乎和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相去甚远,加上“引生”这个人物的引入,使小说某方面趋向现代主义的叙述。
《秦腔》以贾平凹生长于的故乡棣花街为原型,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二十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小说采取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与旧的文化、观念冲击着人们,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贾平凹曾经说这本书“如果你慢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这本书只涉及现实,不及历史。回避历史追问和制度追问,呈现的是农村生活原生态。并不表达对于现实的抽离于反省,小说充当了“描绘民生”和保存“民风史料”的工作。总体生活描写的自然主义趋向、相比的理念化的自我抒情有了进步,人物更加接近本真,较少概念附着。是贾平凹写作农村现实题材最饱满、圆润的作品,也是作家本人此类题材创作的巅峰之作,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干警 王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