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假前,在网上买了一堆书,当然还是为了儿子,他从小便是个书迷,喜欢看冒险、奇幻、推理类的小说。《草房子》并不属于这一类,选入“购物车”时,完全是奔着名气,作者曹文轩是唯一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
书寄了回来,儿子自然是按书名挑了自己喜欢读的,挨本读完,有的甚至读了两三遍,唯独这本《草房子》一直闲置在书架上,我想可能是因为书名和年代吧,儿子不大感兴趣。前些天,儿子跟我说家里没什么书看了,我便找出这本,递给他,他只抬头看了一眼说:“妈,你给我读吧!”然后又低头摆弄着手里的魔方。“好吧!”我也勉强应下了,索然地翻开了书,读着读着却发现这书读起来很顺畅,没有难懂的字词,没有拗口的句子,简单朴实又不失诙谐风趣,不引经不据典,不讲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平静地叙述着一些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却让人轻松又引人深省、感人泪下!因读的顺口,自我感觉也十分良好,觉得自己像是“朗读者”里的名家一般,读得感情充沛,读到自我陶醉!儿子也停下了手里的魔方,把眼睛凑过来,他默读文字的速度很快,耳朵里听着我读的,眼睛却又急着往下读。这样,我们捧着书,读了一章接着一章,再不愿放下……
三两天的功夫,整本书读完了,依然意犹未尽,儿子会时不时地拿起书,再翻看自己喜欢的片段,开心的笑一会儿;偶尔吃饭时会坏坏地笑着问我“妈,你说桑桑把锅砸了,卖铁换钱买鸽子了,他家用什么做饭呢?我要是也想买个玩具啥的,可不可以也把咱家的锅砸了啊?”睡觉时又会突然自言自语“咱家的蚊帐可不可以也做成鱼网呢?” ……听到这些,我只能对他笑着摇头,心想:有谁又能阻挡男孩子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呢?!
于我而言,《草房子》则时常勾起我对儿时老家的回忆,白云朵朵的天空,坑坑洼洼的土路、活泼稚朴的小伙伴们总是洋溢着纯真的笑脸,无比的亲切……细想想,儿子和我跟《草房子》里的孩子们,分处年代各不相同,物景大相径庭,经历也不尽相同,却能产生共鸣,也许,这就是童心吧!希望每个人都能童心不泯,因为童心是一颗真心,像暖暖的小太阳,只要有它就会驱走心底的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