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打官司不求人 | 漠河法院打造公开公正司法环境

发布时间:2019-03-19 13:35:46




     在全省“两会”上,石时态院长代表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努力让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的庄严承诺。3月5日,在全区法院工作会议上,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程显波要求全区两级法院,要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发展思想,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的目标,漠河市人民法院积极行动,从立案、审判、执行、司法公开、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扎实改进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的承诺变成现实。

       一、转变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完善便民措施,规范诉讼服务中心窗口行为,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有尊严的诉讼服务,消除当事人的顾虑。诉讼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制作一次性告知书等相关材料,为每位前来办事的当事人进行发放,做到一次性告知、“让人民群众少跑腿”,方便了群众办理各项事宜。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着制服并戴牌上岗亮明身份,接待群众时做到语言规范、态度真诚、热情周到,引导当事人找事实、证据,向当事人传达请托人没有好处的理念,让老百姓相信“不求人也能打赢官司”。严格遵守“五零”承诺服务、“六个必须”等服务制度,公开承诺各项服务的时间、期限、要求、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老弱病残者诉讼开辟“绿色通道”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活动,依法办理诉讼费减、缓、免案件,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

       二、狠抓执法办案,切实提升审判质效

       坚持公正司法,从每一起案件抓起、从每一个诉讼环节抓起,做到让当事人立案不求人、诉讼不求人、执行不求人,公开公正的审理、执行好每一个案件,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事实、历史和群众的检验的精品案件。继续推进对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开展,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树立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加强司法权运行监督力度,规范法官八小时业外活动,坚决查处吃请情况,用实际行动告诉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

       三、推进阳光司法,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以建设智慧法院为依托,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公开大平台建设。扎实推进阳光司法工程,不断深化司法公开,进一步拓宽公开领域,坚持不懈抓公开、促公正、树公信,切实保障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一是审判流程公开。从审判到执行的各个环节引入数字法院业务系统,电脑随机分案,从立案、审理、执行、卷宗归档全部形成电子数据。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形成了“一站式网上办案”。二是庭审公开。全面贯彻省院庭审直播、录播要求,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以公开促公正,打造窗口型法院,所有案件开庭一律进行庭审直(录)播(法律规定不得直播的案件除外)。除直播案件外,其余案件必须“每庭必录”,实现了庭审的公开透明。三是裁判文书公开。坚持“上网为原则、不上网为特例”的裁判文书上网制度,对应当上网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上网率为100%(依法不宜公开的除外),使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四是强化执行信息公开。深化执行公开,不仅是满足群众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强化执行联动、提高执行成效的有效举措。对所有执行案件,包括被执行人基本信息、财产状况、执行标的和法院执行全过程等进行公开。全面建成执行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将执行案件各阶段各环节的18类信息全部纳入查询范围,方便当事人上网查询执行案件基本信息及进展情况。通过深化执行公开,有效使用信用惩戒措施,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五是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法院,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新闻发布会等活动,推进司法公开,真正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了解法院、进而理解法院,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了解,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四、主动加强对外宣传

       通过法院自媒体“两微一网”宣传法院先进典型、典型案例和工作动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诉讼观念,让群众认清求人使案件有理变无理是打不赢官司的,要让群众崇尚法律、相信法院,提升群众的法治信仰,扭转老百姓打官司求人的老思想。加大审判节点信息推送力度,主动与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媒体联系,向他们提供需要的素材,保障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