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基层法院“亮点展播”——塔河法院诉讼服务不掉线

发布时间:2020-03-08 09:21:2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塔河县人民法院战“疫”不做旁观者,诉讼服务不掉线。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党组部署全盘工作,站在当事人角度快立快审、网上调解,坚决执行,为群众解决了难题,所办案件收到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执行工作不打折  

    “喂,信某某么?我是塔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王伟,请提供一个以您名字注册的银行账户,我们近期会将执行到位的案款通过网络转账的方式发放给您……”

    一个电话,让一起前后跨度达7年之久的分包合同纠纷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副院长张威、执行干警王伟通过电话及微信视频方式主动与当事人约谈,运用“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执行案件逐个梳理,发现了信某案件的执行线索后,对被执行人名下40余项财产线索逐一核对,经过网上冻结及强制扣划,将全部案款及诉讼费用合计967 222.56元执行到位。

    冻结财产不含糊  

    魏某与石某、何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于2020年1月15日进入执行程序,其中被执行人何某长期居住于山东省临清市。在春节前的执行工作会议中,塔河法院执行局已经做好了派遣执行人员到山东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准备,但春节期间新冠型肺炎疫情的突然升级让此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经过网络查控,执行干警发现被执行人何某在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三个账户有共计18万余元可供执行财产,为防止执行人转移财产,执行局当机立断对查控出的可供执行财产全部冻结,并及时通过电话告知申请执行人魏某。

    耐心调解止纷争    

    几名当事人原本系朋友关系。2016年底,在一次聚餐后,因为疏忽,造成了申请人张某某脚趾被冻伤坏死,并最终截肢。2018年7月经塔河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判决四名被告分别给付原告张某某赔偿款合计35482.40元,但一直到今年年初,几名被告始终未及时履行给付义务。原告张某某只得向塔河县人民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申请。

    执行局负责人赵世刚组织当事人通过微信虚拟空间“坐”到了一起,共同协商如何履行给付义务。经过赵世刚的耐心劝说、调解,最终经过微信确认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使得这起历时四年的纠纷得以化解。

    院领导带头办案    

    此案被执行人王某总计应偿还欠款13万元,但经过执行局线上查控发现被执行人目前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特殊时期,本着“及时化解矛盾、兼顾疫情防控,足不出户进行执行”的原则,在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威的组织下,通过微信远程视频帮助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与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同意以和解长期履行方式分三次将全部欠款及利息履行完毕。

    快立、快审、快结  

    被告人韩某于2020年2月3日18时40分许,醉酒后驾驶黑ME0980号小型轿车,沿塔河文化路由北向南行驶,当行至建设大街与文化路交叉路口处时,被执勤民警查获。经检验,被告人韩某血样中的乙醇含量为182.9mg/100ml。韩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法院立案受理并适用速裁程序当庭宣判一起疫情防控期间危险驾驶案,判处被告人韩某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线上,采用网上办公、远程开庭、微信视频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有效确保当事人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线下,与检察机关协调,加快案件的受理、审查、审判速度,对速裁案件做到“当日立、当日审、当日结”。

    远程办案防风险    

    审判团队认真学习和借鉴全国优秀法院的审判经验和审判方式,仔细阅卷,提炼争议焦点,整理庭审提纲,熟悉系统操作流程,及时了解远程开庭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提前做好沟通和协调。一方面与塔河县检察院提前就开庭时间,程序合法,人权保障,监所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沟通。另一方面与塔河县看守所积极沟通、协调,在塔河县看守所的支持和协助下,提前做好庭审准备工作。既减少了看守所人员流动,又充分保障了在押人员和干警的安全。

    法官、公诉人和书记员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佩戴口罩。整个庭审过程中,主审法官精心组织证据质证,并依法认证,当庭固定核心关键证据,甄别确认法律事实,庭审视频画面清晰,声音传输清晰,团队成员间相互协作、配合有序,一场“不接触”的远程庭审顺利完成。

    线上调解显真情  

    民事审判庭庭长李新生通过微信平台搭建了由法官、书记员及当事人组成的庭审群聊群。调解过程中,被告李某称,疫情期间无法出去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希望能延长还款期限。原告张某某声称还款期限已经逾期三个月了,绝对不能再延期,坚决不同意李某延期还款。李新生采取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单独沟通方式进行释法劝导,将近3小时的线上工作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法官黄文清在调解前期,通过电话的方式就客观情况、意愿等方面情况主动和双方当事人沟通,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情况下,通过微信办公平台进行调解。当事人本以为疫情期间他们的案子应该会被暂时搁置了,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诉讼请求。对法院在疫情期间开通线上审理和线上调解活动感到满意,更对承办法官为当事人化解矛盾的敬业精神表示深深的敬意。

    线上调解解恩怨

    “许法官,求求你帮帮我们家吧…”

    听着电话那头当事人的哭诉,十八站法庭法官许淑贤赶紧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认真听着当事人的诉说。原来是原告老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目前仍在上海住院,已经花费了20余万元,经济上心理上承受着双重压力。许淑贤通过电话多次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沟通、协调,组建一个由法官、书记员及当事人的微信群聊庭审,通过线上办公成功调解了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侵权案的原被告是邻居,又都是女性,法官孙勤充分利用这一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调解环境,以法官和大姐姐的双重身份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和立场,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主动和对方道歉,被告当场履行了给付义务。一场纠纷得以化解,邻里关系得以调和。

    抗击疫情有力量,司法服务有质量。全区两级法院在线上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秉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宗旨;在线下人民法院干警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践行“全心全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承诺,坚定战“疫”决心站好岗,坚守法治初心勇担当,战“疫”必胜!


关闭窗口